时间:
2014年
11月
4日下午
2:30
地点:7-112
题目:从文言到白话 从繁体到简体
主持人:何华珍
主讲人:汪维辉
参加人员:79906am美高梅中文系、国际汉语系本科生,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生,欢迎其他院系师生参加。
主讲人简介
汪维辉,1958年生,浙江宁波人。华中师范大学硕士(1986),四川大学博士(1997),南京大学博士后(1997-1999)。曾任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院副院长。现为浙江大学中文系主任、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语言学会理事,浙江省语言学会副会长,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曾任韩国延世大学客座教授,赴日本爱媛大学从事短期合作研究。出版著作8部(其中合著3部),在《中国语文》、《语言暨语言学》、《汉学研究》、《语言研究》、《古汉语研究》、《语言学论丛》、《中国语言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140余篇。著作曾获得教育部二等奖(两次)、王力语言学奖等。代表著作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齐民要术〉词汇语法研究》、《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汪维辉卷》等。
报告简介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内忧外患,国难日深。普及教育,开启民智,成为救国图强的必由之路,而文言和汉字难学难写,成了普及文化的两大障碍。于是“国语运动”就自然地兴起了。广义的“国语运动”包括三个目标:一,改革汉字;二,统一国语;三,推行白话文。三者互相联系。1917-1919年间,白话文运动与新文学运动合流,声势浩大,彻底动摇了文言文作为正规书面语的地位;1920年代中期,北京话被确立为汉语标准语。从此以北京话为标准的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成为汉语的正式书面语。汉字改革有两条路线:一是创制拼音符号,从“切音字”、“简字”到“注音字母”,再到“国语罗马字”,最终定型于1958年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承认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二是汉字简化,1956年《汉字简化方案》公布,在汉字历史上开辟了一个“简化字时代”,简化字成为中国大陆的法定文字。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语文革新,汉语书面语从文言变为白话,文字从繁体变为简体,并且采用罗马字母作为注音符号,这是历史的必然。有人提出要恢复繁体字,这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错误主张是注定行不通的。汉字是否要改成拼音文字、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化道路?这个问题需要继续观察和研究。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主办:浙江财经大学79906am美高梅/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