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与服务

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第一批)面向全国公开招标。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标单位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二、招标对象

主要包括中央有关部委,教育部直属高校,省级以上(含)党校、社科院、高校和重点研究基地,军队系统重点院校和社科研究机构。投标要以单位名义进行,多单位联合投标须确定一个责任单位。鼓励跨地区、跨单位联合投标,鼓励理论工作部门与实际工作部门合作开展研究。

三、招标工作总的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问题意识,深入研究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大力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着力推出有实践指导意义、有决策参考价值的重大成果,为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四、招标数量和资助强度

本次重大项目招标共确定90个课题研究方向(后附),每个研究方向原则上确立12项中标课题;资助经费根据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确定,一般为每项80万元。

五、投标资格要求

(一)投标责任单位须具备下列条件:

1、在相关研究领域具有较强的科研力量和深厚的学术积累;

2、设有专门负责科研管理的职能部门;

3、能够为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工作提供良好条件。

(二)投标者须符合下列条件:

1、首席专家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科研经验,社会责任感强,能够自觉践行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局级以上(含)领导职务,能够担负起课题研究实际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责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首席专家只能为一名。

2、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重大项目的首席专家,不能作为课题首席专家投标新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申请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重大项目的首席专家同年度不能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3、首席专家不能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或课题组成员参与本次投标的其他课题。子课题负责人只能参与一个投标课题。课题组成员最多参与两个投标课题。

4、首席专家和子课题负责人必须有丰富的、与投标课题相关的前期研究成果。

六、投标课题要求

1、本公告发布的招标选题为研究方向和范围(附后),投标者要据此设计具体题目。题目设计不能宽泛,要强化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体现有限研究目标,突出实际应用价值和理论指导意义。特别是子课题设计不能大而全,要抓住几个关键问题,体现针对性。子课题数量一般不得超过5个。

2、投标者要紧紧围绕重点问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加强战略性思考,开展前瞻性研究,预期研究成果必须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特别是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必须以真实可靠的数据案例为基础,努力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完成时间一般为2年。

七、投标纪律要求

1、投标责任单位和首席专家要严格把关,切实把好政治方向关和学术质量关。各地社科规划办和在京委托管理机构,要从投标选题设计、课题内容论证、首席专家条件、前期研究成果、科研团队组建和责任单位情况等方面进行详细审查,合格者予以上报。

2、投标者要发扬严谨求实、注重诚信的学风,自觉坚持公平竞争的原则,严格遵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管理规定。凡有弄虚作假、抄袭剽窃、违规违纪等行为的,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参评资格;如果中标,一律撤项,五年内不得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3、子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须征得本人同意,子课题负责人须在《投标书》上签字,否则视为违规申报。如果中标,子课题负责人一般不得变更。

4、投标者可根据课题研究内容提出2名以内建议回避评审专家,课题评审组织者将根据评审工作的实际需要予以考虑。

八、具体事项安排

投标人可登录全国社科规划办网站(网址www.npopss-cn.gov.cn)直接下载《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一批)投标申请书》及相关材料。投标书一律用计算机填写、A3纸双面印制中缝装订。

截止日期为2015522日,逾期不予受理。

报送材料包括:(1)每项《投标书》纸质文本10份,其中原件1份、复印件9份;(2)每项《投标书》电子文本1份(请用Word文件格式制作);(3)投标材料汇总清单(请严格按照样表运用Excel文件格式制作)。

 

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第一批)招标课题研究方向

1.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研究

2.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问题研究

3.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研究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践研究

5.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及政策取向研究

6.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和新增长点培育研究

7.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监测和经济增长速度预测研究

8.新常态下完善我国宏观调控体系研究

9.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工具选择和创新研究

10.新常态下地方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监测预警系统和政策支撑体系构建研究

11.新常态下建立多点支撑的消费增长格局研究

12.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社会指标测算和评价研究

13.“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问题研究

14.“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

15.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研究

16.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

17.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与货币政策研究

18.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政体制研究

19.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制度引领和保障研究

20.城镇化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21.三权分置、农地流转与农民承包权益保护研究

22.新型城镇化下农产品物流体系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

23.城乡统一建设用地构建及利益分配关系研究

24.推动我国传统产业向中高端发展研究

25.扩大内需与工业转型发展研究

26.国有企业改革和制度创新研究

27.创造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竞争环境研究

28.健全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体制机制研究

29.互联网金融理论、实践与政策研究

30.普惠金融发展路径选择研究

31.我国政策性融资体系改革创新研究

32.民间融资安全与金融风险防范研究

33.大规模外汇储备管理研究

34.我国资源资本化及对应市场建设研究

35.稀有资源开发利用的国家战略研究

36.全球价值链发展变化与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

37.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国家责任研究

38.我国中长期规划决策机制及方法论研究

39.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试点第三方评估研究

40.新型城镇化下我国行政区划设置优化及其评估研究

41.大数据时代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研究

42.当前反恐维稳形势及对策研究

43.依法管理宗教与去宗教极端化研究

44.西方政治模式在非西方国家的困境研究

45.我国传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研究

46.网络文化安全治理研究

47.诚信文化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48.增进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国际理解与国际传播策略研究

49.大数据时代中国形象研究

50.提升中国政治话语体系的国际影响力研究

51.中国特色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研究

52.我国社会发展新趋势研究

53.社会转型背景下我国城乡关系研究

54.网络社会发展规律及演化趋势研究

55.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方向与重点研究

56.网格化社会管理向网络化社会治理转型研究

57.我国城市人口可持续发展研究

58.新常态下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新表现和新挑战研究

59.建立中国特色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研究

60.中国特色现代社会福利制度框架设计研究

61.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社会流动比较研究

62.新常态下产业集聚的环境效应与调控政策研究

63.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64.我国低碳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65.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自然资源治理体系构建研究

66.我国能源开发利用的升级创新研究

67.世界经济中长期发展趋势及中国政策取向研究

68.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点及基本框架研究

69.国际地缘经济格局与我国新阶段开放经济战略研究

70.“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问题研究

71.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两大开放战略的协调机制与政策研究

72.全球大宗商品贸易定价机制演进与国际经贸格局变迁研究

73.全球产业链转移新趋势与中国出口价值链提升研究

74.国际能源新形势对中国发展与战略环境影响研究

75.中国海外资产安全问题研究

76.我国海外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风险防控机制与应对策略研究

77.中国企业走出去跨文化大数据平台建设

78.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研究

79.中国在未来国际体系与国际秩序变革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80.全球治理机制与规则改革的战略研究

81.新形势下国家安全能力建设研究

82.亚洲安全新架构的顶层设计和路径探索研究

83.全球政治与安全领域的热点问题与中国的战略选择研究

84.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及走向研究

85.中国对非洲关系的国际战略研究

86.中拉关系及对拉战略研究

87.中亚国家政治和社会稳定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88.东南亚安全格局对我国家安全战略影响及对策研究

89.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社会文化基础调查研究

90.中外关系数据库建设 

 


附件【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第一批)投标申请书.doc
附件【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第一批)投标材料汇总表.xls
附件【附表.doc

上一篇:(科研)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我校开展2015年度省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的通知

下一篇:我校实施“我院2013年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提升资助计划”的通知

关闭

Baidu
sogou